最新消息

新北與海大攜手成功復育東北角原生種紅嬌鳳凰螺!

 
  • 發佈日期:2021-08-21
  • 點閱率:466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104年起攜手共創「雙花團隊」,除了復育繁殖花枝、花蟹、水晶鳳凰螺外,並新開發東北角海域原生種「紅嬌鳳凰螺」的人工繁養殖技術。目前東北角海域不容易尋得紅嬌鳳凰螺,非常感謝東北角在地漁民非常努力的在海岸邊努力尋找紅嬌鳳凰螺,研究團隊才能取得彌足珍貴的紅嬌鳳凰螺種貝,所幸在雙花計畫團隊的努力研究下,終於突破繁養殖的技術,未來將紅嬌鳳凰螺放流至東北角海域逐漸擴增海域資源。
紅嬌鳳凰螺的俗名為「攪ㄚ螺」(台語),為鳳凰螺科的物種,成體殼長約5公分,其外觀神似有毒的芋螺,具有鮮豔的殼色,是一種可食用的經濟性物種。紅嬌鳳凰螺主要分佈於日本以南至印尼以北的亞朝帶潮間帶及淺海珊瑚礁海域,新北市海域亦發現紅嬌鳳凰螺。牠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牠有敏銳的視覺,當牠準備進食時,會將眼睛從外殼下方的缺口伸出,看起來很像在偷窺,十分逗趣。牠在海底移動是以跳躍的姿勢,因此又被稱「攪ㄚ螺」。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助理教授徐德華,自108年起在貢寮區漁會及在地漁民的幫助下,在東北角潮間帶蒐集到在地的紅嬌鳳凰螺種原。由於國內外尚未有繁殖成功的文獻,團隊歷經二年的持續研究,才終於掌握紅嬌鳳凰螺產卵與幼苗培育的繁養殖條件,首次完成小批量試驗。研究團隊發現紅嬌鳳凰螺幼苗的浮游期相對其他螺類較長,約需20多天,且對水質及餌料要求較高,需轉換使用多種微藻並注意水質的維持,才順利復育紅嬌鳳凰螺稚貝。未來將持續進行後續的養殖及量產試驗,期許未來量產後能放流至保育海域增裕海洋資源。
新北市政府漁業處表示,本市東北角海域位於黑潮及大陸沿岸流兩大洋流的交匯處,擁有非常豐富的原生物種種原-本次介紹的紅嬌鳳凰螺為其中之一。新北市政府與雙花計畫團隊非常高興能突破紅嬌鳳凰螺的繁養殖技術,未來將此技術量產紅嬌鳳凰螺,可增加放流物種的多樣性。海洋資源的永續是海洋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漁業處將會持續推動保育及復育相關政策,讓海洋資源能永續。

相關相片

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1-08-20